圆梦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圆梦网 首页 圆梦论坛 媒体评论 查看内容

【光明网评】赓续奋斗,塞罕坝精神照亮时代新征程

2021-8-25 14:49| 发布者: zhqx| 查看: 298| 评论: 0

摘要: 作者:谢伟锋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代代人赓续奋斗的成果,在这个伟大过程之中,始终离不开精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8月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 ...

作者:谢伟锋

  建设美丽中国是一代代人赓续奋斗的成果,在这个伟大过程之中,始终离不开精神的力量。习近平总书记8月23日下午来到塞罕坝机械林场尚海纪念林。纪念林位于原马蹄坑造林会战区,是塞罕坝精神发源地、百万亩林海起源地。习近平同林场职工代表亲切交流,他强调,你们做的事非常有示范意义,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具有激励作用和深远影响。塞罕坝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组成部分。全党全国人民要发扬这种精神,把绿色经济和生态文明发展好。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生态文明建设既要看树木,也要见森林。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推动形成绿色发展融入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全过程之中,构筑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的“绿色谱系”。此次在河北考察调研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了牢记使命、艰苦创业、绿色发展的塞罕坝精神,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的伟大号召,鼓舞和激励全党全国人民为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而不懈奋斗。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关乎产业结构和生产方式调整的经济变革,也是一次精神理念和价值观念的“绿色革命”。今天的塞罕坝,被称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鸟的天堂”,但在半个多世纪前,这里却是“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1962年,为了阻隔黄沙对北京的侵袭,林业部建立了塞罕坝机械林场。369名平均年龄不到24岁的创业者,从全国18个省份集结上坝,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高寒沙地造林,最终让绿色成为这块土地上的底色。“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相比于时代的宏伟落笔,普通人的书写,更具有直抵人心的力量。一代代塞罕坝建设者这一路走来的风雨与凯歌并存、磨砺与精神同在,不啻是给现在以启迪、为未来以昭示。

  发展的成果惠及人民,拼搏的动能源自人民,精神的力量激励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林贡献国。这么大范围地持续不断建设人工林,只有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才能做到。在塞罕坝林场的筚路蓝缕之中,就有这样的时代映射。在2017年12月举行的第三届联合国环境大会上,塞罕坝机械林场被授予联合国环境荣誉最高奖项——“地球卫士奖”。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颁奖。当塞罕坝林场的“人”与“事”走进大家的视线里,能够让无数的人们近距离观察到这块绿色原野上的深刻变化,从而在内心深处产生一种奋斗拼搏的由衷情怀,生出一种迎难而上的行动自觉。这一份精神上的鼓舞,正是“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的动力源泉。

  岂曰无碑,万木为证;岂曰无声,绿洲即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塞罕坝要更加深刻地理解生态文明理念,再接再厉,二次创业,在新征程上再建功立业。当“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的生动局面已在林海的纵深之处一一展现,我们还要赓续奋斗,继承塞罕坝精神,照亮时代新征程。梦想不会自动实现,奔跑才能到达远方,而奋斗者的精神是推动后来人不断向前的力量。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为指引,我们定能在这条绿色大道上走向更远方。(谢伟锋) 

                                                                                                                                                                                                           责编:王营 ]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邀请注册|圆梦网 ( 湘ICP备13010336号-1

GMT+8, 2025-7-8 03:51 , Processed in 0.051904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17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